新闻中心

中铁宝桥道岔“数智化工厂”建成投用
发布时间:2025-04-30来源: 访问量:


4月24日

中铁宝桥集团

道岔“数智化工厂”

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

助力我国铁路道岔

从“制造时代”跨入“智造时代”





筑就标杆

作为国内最大铁路道岔生产商、“铁道器材研究发展基地”,中铁宝桥集团自1966年成立以来,累计供应道岔近30万组,涵盖250/公里客运专线道岔、350公里/小时高速道岔、75千克/米系列重载道岔等划时代产品,是推动中国高铁事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。2024年起,中铁宝桥集团启动“道岔产业数智化革命”,打造“硬件硬核+软件智能”的全新道岔数智化生产体系。





四大突破




生产工艺布局“推倒重来”


打破传统厂房功能分区,按智能物流逻辑重塑产线,消除物料“回头路”,实现实物流与信息流“双轨并行”。



工业互联网“全程管控”


搭建5G+工业互联网”平台,完成道岔数控设备联网互通,自动推送图纸工艺、程序文件,实时监测设备参数,告别“人工对图纸”的旧模式,为数字化转型筑牢硬件根基。



新装备“数字领航”


围绕数智化升级,投资建成了国内第一条道岔垫板自动化生产线、国内首条百米钢轨下料全自动生产线、国内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锯铣联合生产线和胶接轨生产线、国内最先进的通用型道岔试铺和组装平台,为推进数智化生产提供了先进的装备支撑。



生产资源“融合贯通”


自主研发的数智化系统,贯通“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、测”六大要素,实现跨部门数据“零壁垒”流转,大幅提高软件使用、软硬协同体验,打造行业数字化融合示范样本。






五大转变


“经验管理”到“数据决策”


在管理模式革新上,通过AMT系统实现流程标准化,以BOM替代传统技术通知,覆盖产品结构、材料定额和技术要求,减少对人工经验的依赖。在数据驱动管控上,通过以数据质量为核心,贯通销售合同、技术通知、工艺文件全流程,摆脱“人治”依赖,实现MRP运算、库存管理、生产计划的精准联动。



“事后抢修”到“预知维护”


通过开发设备异常工况预警与报警技术,实时显示关键设备的运转情况,及时传输设备的运行参数,预测可能发生的异常工况,实现异常提前感知预警,第一时间为维修人员提供维修指导、应急预防和排产预案,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全线减产或停产。



“人工主导”到“人机协同”


实时监控料件库存,提前48小时预判缺料情况,通过信息实时化,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上传。通过BI看板可视化呈现,决策时间大幅缩短,不良品率降低20%以上。通过数据实时共享,跨部门数据贯通,推动管理决策效率提升。BOM数据全流程流转,避免重复建账,人力成本节约40%以上。



“事后处置”到“事前预警”


安全管理系统“大网”和生产现场系统“小网”的数据传输实现了“可视化、实时化、同步化、共享化”,相当于为生产现场增加了更多的“安全员”和“防护网”。基于AI图像识别与失效数据分析的预测监控维护系统,通过设备运转、振动、温度等数据判断故障风险,平均可减少20%的停机时间,最大限度降低了设备运行中的安全风险。



“指标监控”到“源头减排”


促进资源节约,综合原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5%。通过智能排产,降低设备空转率,能源消耗下降15%。推动流程优化,生产周期缩短、废品率降低,减少原材料和能源浪费。在友好环境建设上,采用机器人焊接技术代替传统方式,减少烟尘排放,以数控设备精准控制,降低噪声污染,为“双碳”目标贡献智造方案。







未来

中铁宝桥将融合物联网

数字孪生等技术

开拓智能排产

质量预测等场景

推动道岔制造向

“自学习、自适应、自控制

自优化、自决策”进化

全力以赴推动道岔“中国智造”向纵深发展


下一篇:中铁宝桥党委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